一文搞懂稳定币 USDC / USDT

一文搞懂稳定币 USDC / USDT

最近 Robinhood 憋的大招(美股上链 RWA)和 Kraken、ByBit 抢先和 xStock 合作上线的美股上链代币化交易都在风口浪尖上。

美股上链,对于稳定币的流通需求必然会上升,稳定币从“交易媒介”升级为“链上金融基础设施”。

今天学一学关于稳定币的知识。

稳定币是什么?

稳定币是法币价值的链上映射,核心功能是降低加密市场波动性,充当交易媒介和价值锚点。

简单讲,稳定币之前大多数时候是用来做「币币交易」的中间媒介,以避免大幅波动。

根据底层机制,可分为三类:

  1. 法币储备型(如USDT、USDC):1:1锚定美元,依赖发行方储备金透明度和审计可信度;

  2. 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以超额加密资产抵押维持稳定,去中心化但波动风险更高;

  3. 算法稳定币(如UST):通过供需调节机制维持稳定,因机制脆弱已基本退出市场。

同时,稳定币也被大家分为几大阵营:

| 阵营 | 代表机构/稳定币 | 特点 |
| 泰达系 | USDT + 美国商务部长家族 | 离岸主导,备付金18%投资高风险资产 |
| Circle-Coinbase | USDC | 合规路线,绑定传统金融 |
| 特朗普家族 | USD1 + 阿布扎比王室 | 政治资本入局 |
| Stripe | USDB(收购Bridge) | 支付场景整合 |
| PayPal | PYUSD | 规模仅9亿,增长乏力 |
| 银行联盟 | 摩根大通、花旗等 | 筹备发行自有稳定币 |

目前被广泛认知的稳定币,主要说第一类: USDT 和 USDC。

USDT与USDC作为法币储备型代表,占据全球稳定币90%以上份额,但两者在合规性、透明度、资本背景上存在根本差异。

两兄弟 USDT 和 USDC

下面从多角度深扒两兄弟的底细,看看差异。

1. 发行方和资本背景

| | USDT | USDC |
| 发行方 | Tether 公司 | Circle 联合 Coinbase |
| 成立时间 | 2014年(稳定币鼻祖) | 2018年(合规后起之秀) |
| 核心资本 | 与交易所Bitfinex深度绑定 | 贝莱德管理储备、Coinbase联合发行 |
| 盈利模式 | 交易手续费+美债套利 | 储备金利息收入(年化约2.77%) |
| 流通量 | 1500亿美元 | 600亿美元 |

这俩名字看上去很像,更知名的可能还是 USDT,圈里所说的 「U」,通常也指的是 USDT。

从发行方角度看,USDT 虽然是鼻祖,但 Tether 公司最初的注册地是马恩岛和香港,后来改为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注册地对公司规则宽松,也常常被人诟病「运营不够透明」。

而 USDC 的发行方是 Circle(已于25年6月上市纽交所,代码 CRCL)和 Coinbase(美国最大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代码 COIN)背后还有贝莱德资本合作,算是正儿八经的受美国金融监管的公司。

2. 透明度与监管合规性

  • USDC

    • 100%现金+短期美债储备,每月由Grant Thornton审计并公开报告;
    • 持纽约BitLicense、欧盟MiCA许可及日本FSA认证,是首个获日本批准的全球稳定币;
    • 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中,因快速公开储备证明,48小时内价格从0.87美元回升至0.99美元。
  • USDT

    • 储备含82%现金类资产(含美债)+18%企业债、贵金属甚至加密货币,透明度长期受质疑,由 BDO 提供审计报告,但并非全透明;
    • 曾因监管模糊性退出欧洲市场(份额从12%降至5%)。

3. 市场表现与用户选择

这方面 USDT 几乎「无所不能」,几乎被所有交易所支持,甚至在部分国家被当作「硬通货币」使用。

USDC 则目前主要在 DeFi 领域、NFT 市场,流通程度和通用性还远不如。

| 指标 | USDT(优势) | USDC(优势) |
| 市场份额 | 61.2%(1530亿美元) | 24.4%(610亿美元) |
| 核心场景 | 交易所现货交易(占OTC市场68%) | DeFi抵押(占Compound/Aave协议45%) |
| 用户策略 | 短期交易/高流动性需求 | 长期存储/合规需求 |

当然,由于合规的原因,USDC 留有权力可以根据美国有关部门冻结特定地址的 USDC,这个行为看上去有点“中性化”。USDT 虽然也有对应权力,但基本很少实用。

💡 ​​一句话建议​​:若追求交易深度和流动性选USDT;若注重资产安全与合规性选USDC

一挪迈的思考

Crypto、Web 3 备受吹捧和被人诟病的都源自于「去中心化」这一个特性。只要存在一定会有面向各种场景的产物。衔接加密市场和传统市场的一定是更合规的,新兴市场和边缘市场的润滑剂也一定会是流通性更高的。

下一篇再学学美股上链吧。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如何用 AI 写一个美股工具

如何用 AI 写一个美股工具

最近 Vibe Coding 了一个工具:每日自动总结 YouTube 博主的美股观点,自动推到我的 Discord 频道。大概效果如下: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1102203039029.png) 每日抓取一些博主的免费公开视频,并做总结归类聚合。 这个项目我自己也是一行代码都没写,全让 AI 大模型代劳了(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 Vibe Coding)。今天聊聊现阶段如何让 AI 帮我们写代码。 ## AI 编程技巧 因为 AI...

盈透 TWAP 算法订单:“懒人”交易法 ,告别择时焦虑!

盈透 TWAP 算法订单:“懒人”交易法 ,告别择时焦虑!

本篇是开箱的第三个盈透算法订单了。欢迎翻看前面的几篇: 阅读这几篇之前,你应该确保对基础的订单类型有所了解([盈透 IB 的订单类型](https://innomad.io/ibkr-order-type/)) ## ** 什么是TWAP算法?** TWAP,全称“时间加权平均价格”,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将一笔大额交易拆分成许多小额交易,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地、有节奏地执行。** 举例,你想购入10万元的 NVDA 英伟达,但不想要一次性购买,避免买在高价,就可以使用 TWAP 算法。比如,设定四小时内,每分钟买入一部分。这样,最终的你的成交价将是这四小时的订单平均价。 ###...

什么会干掉视频?

什么会干掉视频?

中学时期迷上玩 GTA,那时候的版本是 Vice City。这游戏有个特点,就是开车的时候体验贼真实,还有几个电台可以切换。其中有一首歌很抓耳朵,来自 Buggles 的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1029091949046.png) 顾名思义,这首歌讲的是当年影像技术重塑了音乐,让音乐出了听觉之外,还多了视觉元素(外貌、表演、故事情节等),这些视觉元素甚至更重要,因此引出了歌词中频繁出现的句子:Video Killed the Radio...

盈透 Arrival Price 算法订单,你的智能交易助手!

盈透 Arrival Price 算法订单,你的智能交易助手!

上回写了下盈透的 Adaptive 算法订单,反响不错。应一下呼吁写一下别的算法订单,本文写 Arrival Price(到达价格) 这几篇写的是盈透的算法订单,是高级的订单类型。阅读这几篇之前,你应该确保对基础的订单类型有所了解([盈透 IB 的订单类型](https://innomad.io/ibkr-order-type/)) ## **Arrival Price 算法:智能追踪价格** Arrival Price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想要快速成交,此算法可以让你的交易成本接近交易指令发出时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叫做 Arr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