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好手中的香港银行卡、美国银行卡

如何维护好手中的香港银行卡、美国银行卡

国庆期间,想必不少朋友又入手了香港卡、美国卡或者其他境外地区的银行卡。对于曾经没有接触境外卡的朋友来说,有一些雷很容易误踩。尤其是新开的账户,银行对客户还处于了解期间,这时候很容易触发风控。

今天简单聊一下如何维护好手中的境外卡,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基本原则

使用真实 KYC 资料

KYC(Know-your-customer),也就是客户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和持续监控。这一系列是银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基础。伪造信息,会让银行对客户的信任丧失,后果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如美国的 W8 信息,每三年一更。香港那边,需要定期维护证件有效期等。

需要注意自己的电子邮箱、联系地址的信箱。进外银行喜欢用电邮和纸质信件的方式联系客户,而不是电话。

维持正常用户画像

时不时买点理财,定存、消费、动动账,保持一个正常用户的姿态。

搬砖存钱,买银行理财,做这些能让银行赚钱的事情,才能让银行认为你有价值。

使用禁忌

境外的银行(包括香港)和内地的银行还是有些差异。如香港、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对反洗钱非常重视。美国也同样,尤其是汇丰美国,曾经因为发生过事情,一直都是草木皆兵。你认为正常的操作,在这些银行看来,可能是高危操作。

超大额 / 频繁小额

突然一个几十万,或者一会几块钱,然后猛的来一下大的。都会被风控系统关注到。

有的朋友喜欢测试注资渠道,先转100试试水,到账后几万几十万转过去。从你的角度你是觉得这通路“安全”了,从银行的角度看,这是在踩红线。

快进快出

国内银行可以随便转账,但大部分的境外银行的储蓄账户都忌讳快进快出。如美国的银行甚至还会区分 Saving 账户和 Checking 账户。人家认为储蓄账户就是储蓄、理财的,而不是作为桥梁通道给你腾挪资金之用的。

多快算快,其实次日也算快,所以存入资金后,多隔几天再转。

风险资产

比如 Crypto,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不一样,对不同的机构所采取的政策也不一样。如果银行的风控系统能溯源到资金来源于它不认可的机构,那必然会封卡。

同样,除了机构,还有地区。如美国就会对中东一些地区、俄地区的账户来源敏感。

账户沉睡

银行需要的正常的用户,而不是只做中转站,用完就扔,想用再用。至少也需要时常登陆一下,消费、转账等操作。长期不动,银行可能会打标,下次动账时候将是重点关注对象。

频繁非同名转账

这个很好理解,非同名的频繁转账,这行为本来就很像洗钱。如果触发风控,轻则让你解释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去向,重则关户。

零余额

境外银行很多有账户管理费,如美国的银行,可能需要你账户至少有 1500 美金才可免管理费。如果账户里只有几块钱,可能一个月的管理费都扣不了。银行自然不喜欢这些无法赚钱的客户。

一挪迈的总结

以上都是网友们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咱们不保证你做对了一定不会遇到关户封卡,但如果没有做对,这风险就很高了。

境外的银行凡事以信用为优先,如果让他们自己冒调信誉的事情,他们宁可不赚这个钱。这也是汇丰被戏称为「会封」的原因。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