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透 Adaptive 算法订单:如何在毫秒间帮你抢到最优价?
前面写过一篇盈透 IBKR 的基本订单类型(盈透 IB 的订单类型),但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盈透这玩意儿的订单类型菜单下边还带有一个标签页可以切换。另一边是所谓的 算法订单 (Algo)。
盈透可以说是把下单这个环节玩出花来了,算法订单,简单说就是给你一堆算法模型,当股价/技术指标匹配模型之后,就帮你设置订单,用算法寻求成交。
以 App 上默认提供的这些算法订单类型为范围,来学学这些都是啥。
这类算法类型我看了下在 App 端并没有做汉化翻译,不过都是简单的英文单词,不难理解。
因为都是些高级的算法订单,一篇文章就只写一个吧,本文写写 Adaptive 自适应算法。
虽然是「算法订单类型」,但阅读这系列文章不需要你会数学/算法。
Adaptive 算法:在买卖价差内“讨价还价”
Adaptive 算法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旨在结合 IBKR 的智能路由能力,帮助投资者以优于普通市价单或限价单的总成本效率快速成交。
对比一下:
普通市价单: 交易是“一锤子买卖”。买入时,直接用最高价(卖价)吃掉所有挂单。
Adaptive 算法: 它不会直接冲向卖价。它会先看看买卖价之间的空隙,然后像一个精明的商人,在价差内慢慢地尝试提交价格更优的订单。
它利用 IBKR 强大的智能路由系统,不断动态调整价格,试图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找到一个更甜蜜的成交点,帮你省钱。
💡 小知识: 当股票的价差较宽(比如 $10.00 买,$10.05 卖)时,这个算法的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它有更大的空间去帮你争取价格改善!
参数设置
在订单类型中选择 「Adaptive」之后,会多出一个算法设置的区块:
Adaptive 算法参数很简单,只有一个:Adaptive order priority / urgency,也就是优先级(紧急程度)
很好理解,券商在寻求成交的时候,两个因素互相制约:价格 和 速度。如果你希望尽快成交,价格势必会稍差一些,反之亦然。
这里的优先级设置,就是定义你所寻求的「成交紧急程度」,总共有三个选项:Urgent(十万火急)、Normal(普通)、Patient(不着急)。
你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定义价格优先还是成交速度优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了 Patient,很有可能无法成交,因为价格可能早已偏离很远了。
Adaptive 的两种用法
之所以说盈透玩得花,是因为这个算法能附加到「市价单」和「限价单」上,从而替代这两种基本订单类型。
替代市价单
当你提交一个 Adaptive 市价单时,它不再是无脑地冲向最高价。它会:
先尝试在价差中间成交。
如果不行,再逐步向最高价靠拢。
这比普通市价单更能保证你不会因为执行方式而多花钱。
设置方法很简单,比如 App 端:
选择委托单类型/Order Type 为 「Adaptive」之后,删除下方的「限价」值,如下图,这样提交之后,会被认为是市价Adaptive 单子。
替代限价单
同理,也可以替代普通的限价订单,操作也很简单,就是不要在「限价」的框内设置你的价格。
效果:如果你下单了一个买入订单,且限价设置的较为激进(接近卖价),Adaptive 算法接管之后:
它会主动在价差内搜索,帮你以优于你设置的限价的价格成交。
相当于设置了一个安全保障: 无论如何,算法都不会让你以差于你设定的限价成交。
注意事项
-
Adaptive 订单默认只能走智能路由(相关介绍:盈透 IBKR 用最低佣金交易一定要改的设置!)
-
时效 TIF 智能设置为 Day,即当日,不支持设置 GTC(相关介绍:美股订单的有效期)
-
适用于美股、期权、期货以及部分非美国产品
一挪迈的思考
Adaptive 算法还是比较简单的,且无论你的资本大小,订单大小,都可以去使用。个人认为,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Adaptive 替代简单的市价和限价单。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