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透 IBKR 下单界面的「显示交易量」是什么?

盈透 IBKR 下单界面的「显示交易量」是什么?

盈透下单界面有一个字段,叫做「显示交易量」,英文为 Display Size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用于控制订单在市场上可见数量的功能。它属于**冰山订单(Iceberg Order)**的组成部分,允许交易者仅公开部分订单量,避免因暴露全部交易意图而对市场价格产生过大冲击。

通常会和**「冰山订单」「隐藏订单」**一起使用。主要作用是:当需要下单较多量的股票时候,可以使用这个选项来控制对外显示的量。避免对市场造成影响,或者被人作为异常交易追踪。

假设您计划买入1000股某股票,但希望每次仅显示100股:

  1. 在订单类型中选择“Iceberg”。

  2. 设置「显示交易量」为100股,总交易量为1000股。

  3. 市场仅看到100股的买单,成交后系统自动补充新的100股,直到全部1000股完成交易。

祝福大家都能早日用上这个配置 😁~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这两天,杭州城正式从夏天火炉模式秒切到湿冷的冬天模式了。Google AI 告诉我今年可能不是暖冬,那大概文一西路的大厂双十一可以**大麦**了。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双十一?众所周知,国内电商几分天下,经过多年的打斗,用户的购物惯性还是 3C 去某东,服饰去某宝/猫。服饰快消一直是文一西路的头牌,这万一要是双十一期间天气太热,冬大衣卖不出去可受伤了。 近几年,每到双十一期间,网上就会充斥着大家的骂声,很多人都会骂参加个双十一,还得先复习一下数学。各类优惠券和折扣眼花缭乱,要算清楚到手价可是难上加难。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平台要这么做,真的没法优化吗?简单讲几个原因: <span...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写下标题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三周了,那就叫这三周吧。 ## 权衡和取舍 这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开篇讲的第一个经济学原理: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和取舍。 最近历史剧刷到《贞观之治》了,李世民总是被魏征怼,用兵就要费民力,顾此总是会失彼。 投资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无限子弹,眼看着 OpenAI 给各个芯片厂商点石成金,眼看着川普政府给传统产业入股,很多人都想着能分上一杯羹。然而在各个票之前的反复横跳,反而错失机会。是否选择坚持投资自己的认知,本身也是一个 Trade-off。 权衡需要技巧,取舍需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挺难的,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必然伴随着机会成本的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