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 50 万

那个 50 万

今天是5月5号,应该是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了,借“五”字聊聊我们经常看见的那些“50万”

玩投资理财、玩信用卡,你一定对于50万不陌生了…

比如这些要求账户有50万才能开通的:

  • A股两融账户

  • 北交所

  • 创业板

  • 港股通

  • 招行金葵花

  • 汇丰卓越理财

  • 渣打优先理财

如果大家在银行存款,也有看到银行存款的保险额度也是 50 万…

看多了,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个 50 万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怎么会都是这个数字呢。

50万可能是一个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定出来的,可能是因为习惯十进制的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觉得 5 和 10 是整的数。也可能因为它不算特别大,很多人努努力都能挤得出来。但也不小,挤得出来的也并不是大多数。上面所列举的都是常见的要有 50万 才能开通的账户、权限,这些东西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或者需要花费更多的钱(银行高级别账户的管理费)以换取更高的权益的。对一部分人而言没有意义的权益,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则是再平常不过的基础。

近两次出行都算是探访了一些国内的古迹,处在古迹中,我们一定会不禁设想:如果当年是我生活在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也不禁会觉得古人在这生活比现代的我们幸福多了,房子够大、佣人够多、生活够精致。实际上我们在假想的时候,总是会不由地把我们现在生活中理所当然最为基础的东西代入其中。而现实是我们如今觉得最为平常的东西,对古人来说是天方夜谭,或者完全没有意义(水、电、网、各种电器…)。我们应该持有一种更加乐观的心态,来享受当下的生活环境。

**职场50万定律 **的概念前段时间也比较火,说是一个人工资年收入一旦超过50万,无论你是大厂还是体制内,央企还是国企,都要牺牲自己的生活,或加班,或应酬,都逃不掉。

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改变,导致了现代人的工作时间无限的增长。逛博物馆的时候,我们会感叹古人的审美、耐心、工艺… 也会感叹古人祭祀等活动的繁杂。即便现代医学会告诉我们古人的平均寿命远远不如现代人,但古人似乎有比现代人多得多的可以挥霍、可以静心下来做事的时间。因为他们在冬季不适合耕的时候是在休息、每天日落后也都归家休息。

而我们现代人,继爱迪生发明电灯,可以在晚上加班后,我们又发明了钉钉、飞书、zoom 等,我们再也不需要集中到一个地方就可以工作了,离开工位再也不代表下班。

也许,我们要的真正的“权益”,不是那 50 万换来的各种账户权限等,而是那可以自行支配的完整时间,长度足以让自己能完全沉浸其中。

当然了,如果你有 50 万可以支用,不妨把这些权限都打开一下,毕竟这是现代人特有的 🤣。

相关阅读

两个系列文的计划

两个系列文的计划

目前我正在写一个系列文:投资“武器库”。这是一个免费的系列文,后续的文章也会全部免费全文发布。 之前还挖过两个坑,因为内容会相对比较深度,考虑做成付费系列: 「用期权打造一个人的保险公司」 算是读完了几本英文的期权书之后的读后感/点评心得。 我本身喜欢做期权卖方,卖方策略不像买方那样,可以造「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可以创造相对稳定的收入。时间会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帮你刮取点点滴滴的利润。与时间做朋友。 如果你还不懂期权,也不用担心。同时提供基础学习材料。 「技术分析指标大全」 群里之前有聊起网上某知名博主的所卖的指标。1个指标卖1万RMB。 这里不去评判价格的高低,只是说明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对于一些高级的指标有一定的需求。 对于“技术分析”,我觉得我没必要神化,也没必要妖魔化。 如果有一个指标 100% 有用,那它一定会被投资者马上高强度利用,指标转瞬间就会变成 100% 没用。 反之,一个指标如果 100% 没用,那一定不会流传到现在。 大部分的指标都是用历史数据计算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当于是从概率统计的角度上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