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投资组合管理/交易日志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投资组合管理/交易日志

个人投资/交易「武器库」系列文章,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前面的文章,可以先按目录翻翻:

  1. 打造个人投资/交易“武器库”

  2. 个人投资「武器库」- 基础设施(硬件)篇

  3.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交易平台

  4.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看图

  5.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投资组合管理/交易日志

  6.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研报&资讯

回顾一下「基础设施层」:

本文继续「软件」部分,分享一下关于「投资组合管理」和「交易日志」相关的。

做什么用?

记得新手时期的我,还没有所谓的「投资组合」的概念。买卖只跟随情绪,也没有仓位管理,仓位的占比,资金利用率都是盲区。

当意识到投资/交易是数字的游戏而不是情绪的游戏之后,仓位管理之类的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如前两天写的 交易的五个真理 一文所谈的。而要实现对仓位的把控并将相应的结果和复盘反馈到自己的投资策略中,交易日志也就不可或缺了。

投资组合管理

记录和管理

市面上做投资组合管理工具的很多,比如国外的 Empower(以前叫 Personal Capital)。但这类工具有一个特点:好用的很贵,免费的不好用。

我的选择:Google Sheets / Excel

原因如下:

  1. 无论是什么网站/App,它的底层多半就是一个二维数据表格实现的。

  2. Google Sheets 有 Google Finance API 可以调用,可以拉取实时价格,方便计算(Google 表格函数获取实时汇率/股价教程)。

  3. Google Sheets 可以和 Excel 互转,这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表格文件,方便后续迁移。

  4. 因为是通用的数据表格,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定制。

网上也有很多专业玩家分享的表格模版,比如:

回测和对比

在做资产配置计划(了解更多资产配置策略,可看:家庭资产配置策略,好奇我的资产配置计划,可看:2025 我的资产配置调整)的时候,会涉及到资产类别的配比或者具体某个股票和 ETF 的仓位配比。

用工具回测对比一下不同配比在近几年的情况肯定比盲选一个更加靠谱。

我比较喜欢使用 Portfolio Visualizer - https://www.portfoliovisualizer.com

之前也写过专门的文章:ETF 投资组合回测工具 ,如今这个网站也改版了,新版本的页面看上去更加优雅。

除了进行资产大类配比回测、具体股票和 ETF 的回测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工具可用(有机会后面我也再研究研究,再写写文章)。

交易日志

关于交易日志,我试用过不少工具,包括免费的和收费的。

收费的,我比较喜欢 TraderSync,很好用,也很贵。

它可以实现关联券商账户,或者倒入券商的交易记录,然后帮你整理和分析。对期权的交易也很友好,比如:

在某天卖出了 AAPL 的 put spread,然后在十天后买回了其中 1/3,又十天后又买回了 1/3,剩下的持有到期,TraderSync 会把这几次的记录合并到一起,并计算整体的收益回报。

免费工具,Notion 还不错(使用 Notion 记录交易日志

Notion 的数据库可以当作一个简版的 Excel 使用,且每一条记录可以继续展开,然后写富文本。这一点非常适合做交易记录,除了基本的买入卖出价等信息外还可以贴图和写详细的操作记录和思考。

一挪迈的思考

上述除了回测工具之外,平时的账户投资组合管理和日志实际上是一体的。我自己的选择原则是便捷性和通用性优先。

目前我的投资组合管理使用 Google Sheets, 交易日志我简化了,因为目前我日常所用的期权策略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纪律执行,不再记录盈利的操作。相当于 Notion 部分作为一本错题集使用,即:亏损时候复盘和记录操作,并写下经验总结。

剩下的盈利部分的交易记录,则直接使用券商导出的结单,使用自己写的脚本处理做数据统计。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这两天,杭州城正式从夏天火炉模式秒切到湿冷的冬天模式了。Google AI 告诉我今年可能不是暖冬,那大概文一西路的大厂双十一可以**大麦**了。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双十一?众所周知,国内电商几分天下,经过多年的打斗,用户的购物惯性还是 3C 去某东,服饰去某宝/猫。服饰快消一直是文一西路的头牌,这万一要是双十一期间天气太热,冬大衣卖不出去可受伤了。 近几年,每到双十一期间,网上就会充斥着大家的骂声,很多人都会骂参加个双十一,还得先复习一下数学。各类优惠券和折扣眼花缭乱,要算清楚到手价可是难上加难。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平台要这么做,真的没法优化吗?简单讲几个原因: <span...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写下标题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三周了,那就叫这三周吧。 ## 权衡和取舍 这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开篇讲的第一个经济学原理: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和取舍。 最近历史剧刷到《贞观之治》了,李世民总是被魏征怼,用兵就要费民力,顾此总是会失彼。 投资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无限子弹,眼看着 OpenAI 给各个芯片厂商点石成金,眼看着川普政府给传统产业入股,很多人都想着能分上一杯羹。然而在各个票之前的反复横跳,反而错失机会。是否选择坚持投资自己的认知,本身也是一个 Trade-off。 权衡需要技巧,取舍需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挺难的,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必然伴随着机会成本的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