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研报&资讯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研报&资讯

个人投资/交易「武器库」系列文章,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前面的文章,可以先按目录翻翻:

  1. 打造个人投资/交易“武器库”

  2. 个人投资「武器库」- 基础设施(硬件)篇

  3.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交易平台

  4.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看图

  5.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投资组合管理/交易日志

  6. 个人投资「武器库」 - 软件篇 - 研报&资讯

回顾一下「基础设施层」:

本文继续「软件」部分,分享一下关于「研报」和「资讯」相关的。

做什么用?

在信息即财富的美股市场,选对工具 = 赢在起跑线。

研报,甭管它的角度是否正确,各个机构出的报告相对来说比自己瞎琢磨和随意浏览信息来得直接和全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某个机构的研报非常受投资者欢迎,那么,投资者的从众心理也会促成特定方向的发展。

资讯,即便是做期权,只需要判断一个大概的方向,或者不依赖方向性,也需要知道市场的未来趋势大概会是怎么样。全面的资讯概览不可或缺。对于日交易、趋势等偏短期的交易策略来说,资讯的实时性也非常重要。

综合性平台:多合一

适合初级入门用户或者在非紧急时刻关注市场所用,我推荐以下平台:

富途牛牛 / 老虎证券

这两个都是面向中文用户所推出的 App。中文友好,且交互操作贴合中国用户。

集合了社区、行情、财报、电话会议等功能。我在 美股财报下载攻略港股财报下载攻略 两篇文章中也推荐过。

目前各家相继接入 DeepSeek 模型之后,用起来更加方便了。

盈透证券

盈透证券由于过于庞大,往往大家都忽略了它的资讯和研报部分的功能。

财报预测

EarningsWhispers

除了常见的财报日历之外,EarningsWhispers 还有一些财报预测的功能,比如:预告财报发布时间(精确到分钟),历史超预期概率预测,隐含波动率溢价分析,提示财报前期权是否被高估。

实时资讯引擎

对于日交易的朋友来说,资讯的时效性 = 利润。

实时资讯业界最牛的隶属 Bloomberg Terminal,也就是彭博终端,但这个玩意,普通人拿不到。我推荐几个好用的:

Yahoo Finance

Yahoo 本身已经是末日黄花了,但 Yahoo Finance 依然非常慷慨,无需花一毛钱,就能在 Yahoo 上获得实时行情数据、资讯等等,甚至支持 API 随意拉取。

唯一要注意的是:Yahoo 屏蔽了大陆 IP,必须绕一下路。

金十数据

实时资讯我目前比较喜欢金十数据,它还有会员订阅服务,不过我觉得看看资讯免费就够了。

如果嫌资讯太多,或者你只关注港美股,也可以下载它旗下的 App 港美资讯

我的选择

如今各个地方都有 AI 加持,资讯和研报这类软件一定层出不穷。这类软件其实宜少不宜多,看多了信息过载。

结合自己的投资策略选择一两个。

比如我主要美股期权,那么我需要美股的资讯,我的策略一般在 1~2 个月之间,我也不需要毫秒级的实时信息。

因此,我的选择如下:

  1. 金石数据:看实时资讯

  2. 券商AI(老虎或者富途):AI 分析基本面

  3. 其他工具,作为补充使用,不一定是用哪一个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双十一作为消费者,可以骂点什么?

这两天,杭州城正式从夏天火炉模式秒切到湿冷的冬天模式了。Google AI 告诉我今年可能不是暖冬,那大概文一西路的大厂双十一可以**大麦**了。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双十一?众所周知,国内电商几分天下,经过多年的打斗,用户的购物惯性还是 3C 去某东,服饰去某宝/猫。服饰快消一直是文一西路的头牌,这万一要是双十一期间天气太热,冬大衣卖不出去可受伤了。 近几年,每到双十一期间,网上就会充斥着大家的骂声,很多人都会骂参加个双十一,还得先复习一下数学。各类优惠券和折扣眼花缭乱,要算清楚到手价可是难上加难。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平台要这么做,真的没法优化吗?简单讲几个原因: <span...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写下标题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三周了,那就叫这三周吧。 ## 权衡和取舍 这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开篇讲的第一个经济学原理: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和取舍。 最近历史剧刷到《贞观之治》了,李世民总是被魏征怼,用兵就要费民力,顾此总是会失彼。 投资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无限子弹,眼看着 OpenAI 给各个芯片厂商点石成金,眼看着川普政府给传统产业入股,很多人都想着能分上一杯羹。然而在各个票之前的反复横跳,反而错失机会。是否选择坚持投资自己的认知,本身也是一个 Trade-off。 权衡需要技巧,取舍需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挺难的,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必然伴随着机会成本的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