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我的资产配置调整

2025 我的资产配置调整

2024 年无论经历了什么,今天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这两天又复盘了下家庭资产负债表,顺便微调了一下我的资产配置策略(去年分享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

首先是资产负债表,我的表格比较简单,核心记录每个账户的余额,并调用 Google Finance API 实时换算外币汇率为 CNY。好奇如何做的,可以看:财务自由之路:我到底有多少钱

两个人总共三十几个账户,看上去很离谱,但是现代社会好像也正常。加上做自媒体的原因又多了不少账户。我的表格中非现金资产只记录了房产,并没有家里的其他实物资产,主要我懒得估价。有耐心的话,也可以记录一下。

比较惊讶的是,近两次的记录,一次是9月,一次是12月,这三个月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外币和人民币的比值居然一模一样。

进入正题,2025 年的资产配置调整。

整体上的策略和之前一致,分为四个部分,但和网上的 4321 有所不同,我的配比完全是按照我的主观逻辑配置的,因为我并非坐拥大量资产,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水平,还是要想办法最大化利用资金。

现金账户

这部分主要用于应对日常消费,通常是建议留 6 个月左右的日常消费额度。对于我来说,运营自媒体等有一些额外的资金需要腾挪起来,我就 double 一下。

配置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短期的低风险理财,比如逆回购之类的产品。因为招行被我作为了储蓄账户的中枢,还负责着一串账户的动账激活(长期没有资金活动账户就会被冻结,无奈之举)、自动还贷、社保缴纳、水电缴纳等自动扣费项目。因此招行部分会使用招行的货币理财。

券商的新客理财其实也可以薅一下,虽然有金额和时间限制,但是家里人全部轮着开起来,好像也能玩好几年…

保障账户

这部分主要用于对冲意外和疾病风险。资金的占比实际上看买了什么产品。这部分我没有配置很多,双持了百万医疗 + 重疾,以及杭州的西湖益联保。

此外是全家的体检,这部分原本是通过公司的协议价实现的,现在需要自己去研究了。

稳健账户

这部分是在持续建设中的。目前占整体资金的比重还比较轻,未实现的部分还分散在现金和投资账户中。

这部分的目的主要是构建下半辈子的经济基底。

我的构思是外币和人民币差不多 1:1 的配置,以对冲体制风险。由于我不参与换汇操作,1:1 的对比全靠消费和增长来 balance。目前看实现的还挺不错的。

首先讲外币部分。

主体还是大盘宽基,这部分我选择的 VTI,和 VOO 相比,多了小盘股部分,可以看作是美股整体市场的 ETF,当然标普 500 占了大部分的市值,所以这俩个的差别也不太大:

五分之一仓位构建 SCHD,SCHD 是 Reddit 多个板块上的当红炸子鸡。经过剖析,确实还是比较稳健的,仅仅在最近几年因为科技股持仓比例不大而被一些新秀超过。长期定投,我觉得还是我的首选。

债券、黄金、另类资产作为对冲使用。债券部分已经在构建,但保持非常小的占比。打算逐步构建黄金和加密货币资产。

黄金目前处于高位,马上川宝2.0上线带来的波动以及通胀的担忧可能会造成黄金有大幅回调的可能。但地缘冲突越发的多,黄金这个古老的对冲工具可能又会有新高的可能。这个我觉得各执一词,都很有理,我的打算是逐步构建,逢回调入一些吧。美股市场还有期权可以对冲使用,问题也不大。

加密货币虽然近期在震荡波动中,但川宝2.0的宽松监管可能给他带来无限的想象力。配置一点总没错,我的选择是 ETF,IBIT 从上市开始我就在买入了,25年还会继续。

然后是人民币部分。

这部分其实也是最难玩的(dddd)。目前仍然保留了我 1/2 我定投多年的沪深 300 仓位。这部分其实打算移下仓,换成场内 ETF,没事做下备兑也不错。

这几年的困难模式,红利低波成了新星。未来股息分红类看上去依然吃香,移动 1/2 的 300 仓位过去玩玩。

今年还买入了超长国债,比例不多。在未来的周期内,应该也挺香。

最后的 QDII 是解决资产比例的,虽然人民币和外币是 1:1,但资产可以再偏一点。

投资账户

这部分是目前是大头,因为我要让它成为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大部分流动子弹都在这里了。25 年的策略,是更加坚定的做一家 “一个人的保险公司”。这部一部分的细节会在后面的系列文中再展开。

因为投资账户基本是期权,所以也没有长期持仓,这一块没啥好说的。

一挪迈说

我觉得资产配置是一个持久的事情,随着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对环境的观察,会有持续性的调整发生。定个目标,季度/半年后看看吧。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如何用 AI 写一个美股工具

如何用 AI 写一个美股工具

最近 Vibe Coding 了一个工具:每日自动总结 YouTube 博主的美股观点,自动推到我的 Discord 频道。大概效果如下: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1102203039029.png) 每日抓取一些博主的免费公开视频,并做总结归类聚合。 这个项目我自己也是一行代码都没写,全让 AI 大模型代劳了(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做 Vibe Coding)。今天聊聊现阶段如何让 AI 帮我们写代码。 ## AI 编程技巧 因为 AI...

盈透 TWAP 算法订单:“懒人”交易法 ,告别择时焦虑!

盈透 TWAP 算法订单:“懒人”交易法 ,告别择时焦虑!

本篇是开箱的第三个盈透算法订单了。欢迎翻看前面的几篇: 阅读这几篇之前,你应该确保对基础的订单类型有所了解([盈透 IB 的订单类型](https://innomad.io/ibkr-order-type/)) ## ** 什么是TWAP算法?** TWAP,全称“时间加权平均价格”,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将一笔大额交易拆分成许多小额交易,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地、有节奏地执行。** 举例,你想购入10万元的 NVDA 英伟达,但不想要一次性购买,避免买在高价,就可以使用 TWAP 算法。比如,设定四小时内,每分钟买入一部分。这样,最终的你的成交价将是这四小时的订单平均价。 ###...

什么会干掉视频?

什么会干掉视频?

中学时期迷上玩 GTA,那时候的版本是 Vice City。这游戏有个特点,就是开车的时候体验贼真实,还有几个电台可以切换。其中有一首歌很抓耳朵,来自 Buggles 的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1029091949046.png) 顾名思义,这首歌讲的是当年影像技术重塑了音乐,让音乐出了听觉之外,还多了视觉元素(外貌、表演、故事情节等),这些视觉元素甚至更重要,因此引出了歌词中频繁出现的句子:Video Killed the Radio...

盈透 Arrival Price 算法订单,你的智能交易助手!

盈透 Arrival Price 算法订单,你的智能交易助手!

上回写了下盈透的 Adaptive 算法订单,反响不错。应一下呼吁写一下别的算法订单,本文写 Arrival Price(到达价格) 这几篇写的是盈透的算法订单,是高级的订单类型。阅读这几篇之前,你应该确保对基础的订单类型有所了解([盈透 IB 的订单类型](https://innomad.io/ibkr-order-type/)) ## **Arrival Price 算法:智能追踪价格** Arrival Price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想要快速成交,此算法可以让你的交易成本接近交易指令发出时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叫做 Arr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