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期权回测

“美味”期权回测

做美股期权的小伙伴都知道 thinkorswim 的大名,几经转手,thinkorswim 现在已经属于嘉信理财了。当年 thinkorswim 的联合创始人 Tom Sosnoff 后来又创办了 Tastytrade

就是这位一直带个帽子的大叔。

Tastytrade 的软件可能是除 thinkorswim 外做期权最好用的替代了,毕竟也算一脉相承了…可惜的是外国人身份无法开户。

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 Tastytrade 这个券商,而是它旗下用于做投教的姊妹网站:tastylive 上面的期权回测工具,入口:https://www.tastylive.com/backtest 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不需要开户。

tastylive backtest

登录进去后,你会看到如下界面

交互感觉有点奇怪…不要惊讶… 首页进来只能看到它的更新历史。第一步,我们要在左上角的“Enter Symbol” 输入要回测的代码,我这里以 SPY 为例:

到这个界面后就比较容易看懂了。左边是回测参数配置,从左到右,从上倒下,依次是:

  1. 回测时间区间

  2. 退出规则:是否提前退出、止损、止盈

  3. 期权策略:常见的策略或者自定义

  4. 期权参数:数量、delta、到期时间

设定好这些回测参数之后,点击下方红色按钮就会开始执行回测,等待执行完毕就可以在右侧看到结果:

如图,可以看到结果中包含胜率、回测单数、最大亏损时间、最大盈利时间等等…

用途

相对于打开 thinkorswim 的 thinkback 或者 on demond 做回测,tasty 这个需要操作的点位少很多,相对更方便快捷。当然,也就看不到更多的细节。这个工具对于想快速看一下某个策略是否在设想的时间段有效,还是非常方便的。

比如,想看看在地缘事件突发的时候,什么策略更加能扛,那用这个工具回测就非常快速。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这三周 #18 - 权衡与取舍

写下标题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三周了,那就叫这三周吧。 ## 权衡和取舍 这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开篇讲的第一个经济学原理: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和取舍。 最近历史剧刷到《贞观之治》了,李世民总是被魏征怼,用兵就要费民力,顾此总是会失彼。 投资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无限子弹,眼看着 OpenAI 给各个芯片厂商点石成金,眼看着川普政府给传统产业入股,很多人都想着能分上一杯羹。然而在各个票之前的反复横跳,反而错失机会。是否选择坚持投资自己的认知,本身也是一个 Trade-off。 权衡需要技巧,取舍需要清晰的认知,这一点挺难的,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必然伴随着机会成本的丧失。 ##...

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 - 保险和期权
付费

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 - 保险和期权

本文为「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系列文的第一篇。 此系列也算是一些外文书籍的读后感整理,作为付费系列文章分享。 ## 保险业和做期权异同 不少期权的入门课程中,都将期权比喻为一份保险。那么做期权卖方,就好比开一家保险公司。如何让保险公司盈利,还是得研究研究保险公司的运作原理,是怎么赚钱,又是怎么亏钱的。然后我们再看看用期权打造一个人的保险公司应该怎么做? 先放上保险业务和期权交易的业务流程对比图: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0917205849797.png) 上图便是保险公司的价值链和期权交易环节的映射。简单剖析: ###...

lo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