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入门系列:我是如何挑选 ETF 的

ETF 入门系列:我是如何挑选 ETF 的

ETF 系列已经到第四篇了,从最一开始的基金分类、ETF分类&哪种 ETF 适合新手到详解ETF的费用。ETF 的基本情况已经介绍完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怎么去挑选 ETF 了

💡 本篇文章梳理关于挑选 ETF 需要考量的一些常见指标,以及我的一些个人思考

系列文章目录(进度 4/6 )

从前面的 ETF 的种类 & 哪种 ETF 适合新手 一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世界上几乎万物都可以被开发成一个 ETF,尽管在那篇文章已经给新手投资者筛选出了一些相对容易入手的 ETF 种类,但这几个 ETF 类别下面还是有成千上万的 ETF 可以选择,甚至同一个指数还有不同公司开发的 ETF。

如何判断 ETF 的好坏,你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看:

前提:自身资产配置策略

我在选择 ETF 之前,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制定我的整体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策略(扩展阅读:家庭资产配置策略

比如,下图是我的资产配置方案的简要思维导图版本:

先明确自己的整体配置框架是什么样子,针对不同的板块、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适合自己的配比。我的整体思路就是:多样化,风险均摊。思路很简单,因为对于整体的投资组合而言,ETF 处于“稳健账户”的投资,我希望它能尽可能小的分担我的注意力,我要做的只是“定投”和隔段时间复盘即可。

通过明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配置方案,也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资金仓位配比风险偏好,这两点都是挑选 ETF 的时候非常重要的考量点。

ETF 规模(AUM)

对于 ETF 本身,规模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指标。规模越大,往往 ETF 对应的其他的考量指标也会更加优异。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看其他的,那就只根据资金规模来挑选就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 ETF 是用于追踪指数的,追踪的方式自然是基金经理拿钱按照指数的配比去买入对应量的股票。显然,如果资金规模不够,基金经理甚至无法做到“想买啥就买啥”,那整体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好。

举例:S&P 500,美国标普500指数包含500支股票,这是美国市场上排名前列的 500 家大公司的股票,要追踪这个指数,资金量必须非常大才行。

追踪误差(Tracking Error)

每一个 ETF 都是基金经理通过买卖对应指数下的股票来追踪指数的,也正因如此,人为操作耗时,以及买卖股票时候的价差(理解为:买入时机不同,买入价格不同)会导致最终仓位所模拟出来的曲线会有细微的差异。

对于一些常见的指数来说,这个追踪误差可能很小。无论是美股的标普500系列ETF(扩展阅读:如何定投标普500),还是国内的沪深300系列ETF,与实际的指数之间差异相对来说非常小。我的理解是:一来这些指数非常宽泛,本身的波动也会比较小。二来如今的技术相对发达,自动化追踪指数和交易也相对更容易实现。

但对于一些行业的 ETF,依然需要着重关注。

ETF 费率(Ratio)

详解 ETF 的费用一文中,已经讲到了 ETF 有一部分内扣的费用,这个费用会体现在净值中。这就意味着两点:

  1. 如果费率较高,导致实际净值变得更小,就会造成“追踪误差”的变大,导致这两个指标都不好看

  2. 因为费率体现在净值中,而:买入基金总额 - 内扣费用 - 其他费用 = 净值,显然,更高的费率会让我们的资金利用率变低。而 ETF 并不需要基金公司做策略方面的考量,费率越低越好

流动性(Liquidity

ETF 在股票市场交易(扩展阅读:基金分类 & 什么是 ETF),和股票一样会面临“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问题。

流动性,可以理解为市场上买卖的量,流动性不好的 ETF,就意味着没几个人想买或者想卖,因此,你也很难买到,或者当你想卖出的时候又没人接盘,导致交易失败。除此之外,流动性不好的 ETF,你在换手的时候会承担买卖价差的损失。

💡 买卖价差:在市场上,你通常都是低价位卖出,高价位买入,买入和卖出的差即为买卖价差

看两个极端的例子:

SPY:标普500 ETF,可能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好的 ETF。它的买卖价差只有 0.02 美元,也就是说,即使你瞬间买入一份,又卖出一份,你仅仅亏损 0.02 美元。

SPD:它的买卖价差达到了 2.94 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你买入一份,又卖出,直接亏损 2.94 美元。并且由于流动性差,如果你买入成功了,发现 ETF 不太好想脱手,不好意思,没人买啦😅

估值

这一块实际上更多用于当确定了要买什么 ETF 之后,看什么时机买入。

投资理财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理,即:任何价格的涨跌,最终都会回到正确的估值范围。

对于估值指标,其实就和股票基本面分析类似,常用的如:

  1. 市盈率P/E:公司市值/公司盈利

  2. 盈利收益率EPS:公司盈利/公司市值

  3. 股息率

  4. 分红率

  5. 市净率:公司市值/公司净资产

市面上有很多看估值的工具,比如雪球基金上就有相关的指数估值数据: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ETF 的夏普比率是衡量ETF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指标。它用于评估ETF每单位承担的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夏普比率越高就代表在相同的风险下你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 夏普比率是滞后性指标,过去的值不代表未来,只能做参考

基金公司

虽然 ETF 是跟踪指数,是被动型的,但不同的基金公司会有不同的运营策略,包括收费等等都会有差异。但就和消费品一样,人们总是爱买自己喜欢的品牌。这就意味着,基金公司的品牌力越大,通常也就意味着投资的人会更多,因此流动性也会更好、规模也会更大。

一挪迈总结

上面的指标写的比较细节,那如果你不想管那么多。那么直接看规模或者流动性,这两个其实相辅相成,看其中一个也够,通常这两个好就意味着不会猜大坑。剩下的就是考虑费率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还有偏好,就是喜欢买公司名看着顺眼的 😅

原创不易,如认为有价值,请不吝赞赏充电⚡️

微信赞赏码
微信 扫码,为我买一杯咖啡☕️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推送

相关阅读

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 - 保险和期权
付费

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 - 保险和期权

本文为「用期权打造一人保险公司」系列文的第一篇。 此系列也算是一些外文书籍的读后感整理,作为付费系列文章分享。 ## 保险业和做期权异同 不少期权的入门课程中,都将期权比喻为一份保险。那么做期权卖方,就好比开一家保险公司。如何让保险公司盈利,还是得研究研究保险公司的运作原理,是怎么赚钱,又是怎么亏钱的。然后我们再看看用期权打造一个人的保险公司应该怎么做? 先放上保险业务和期权交易的业务流程对比图: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0917205849797.png) 上图便是保险公司的价值链和期权交易环节的映射。简单剖析: ###...

lock-1
如何维护好手中的香港银行卡、美国银行卡

如何维护好手中的香港银行卡、美国银行卡

国庆期间,想必不少朋友又入手了香港卡、美国卡或者其他境外地区的银行卡。对于曾经没有接触境外卡的朋友来说,有一些雷很容易误踩。尤其是新开的账户,银行对客户还处于了解期间,这时候很容易触发风控。 ![](https://imgs.innomad.io/blog/20251003072722444.png) 今天简单聊一下如何维护好手中的境外卡,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 基本原则 ### 使用真实 KYC 资料 KYC(Know-your-customer),也就是客户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和持续监控。这一系列是银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基础。伪造信息,会让银行对客户...